尽管现在尚无法确定是在哪个环节给大米添加了工业油,但河南省原阳县少数不法商户出售“毒米”,导致一些消费者中毒事件,给素有江北“金牌米市”之称的原阳县大米市场沉重一击。12月11日下午,记者在现场看到,占地百亩的市场里,只有5、6辆卡车装米,往日车水马龙的景象已不见踪影。一些商户说,现在正是新米上市时,可买家却比平日少了一大半。他们还担心,随着消息的扩散,市场会更加冷清。
记者随后采访的当地干部、商户、农民和有关专家都深切感到,制假卖假不光坑害了消费者,也给守法生产者和经营者带来巨大损失。
位于黄河边的原阳县是我国优质大米生产基地。始建于1991年的原阳大米批发市场背靠优质米生产基地,已成为江北最大的大米集散地。然而近年来,这个靠卖“金牌大米”而兴起的市场,却出现了“市场兴旺,管理放松”的情况,许多劣质米也打着原阳米的牌子卖。由于市场秩序不好,让少数不法商贩钻了空子。以前高品质的“原黄”牌米卖4元一公斤还供不应求,现在降到3.6元一公斤,还是卖不过2.2元一公斤的假“原阳大米”。
“有毒大米”的出现,也让稻农对今年的生产销售担心起来。祝楼乡农民范长海说:“俺种的大米是黄河水灌的,又白又香,可这市场一出现有毒大米,俺的米价会卖低,眼看着会顾不住本儿了。”
原阳县副县长朱修告诉记者,原阳大米是河南省第一个在电视上做广告的农产品,县里的稻农曾自豪地说:“家有原阳米,何须泰国米”。可“毒米”事件发生,客商骤然减少,对原阳县大米市场的经营者们产生了巨大震动。连日来,许多商户给市场管理处写来保证书,表示决不再卖掺假大米。大家都认识到,市场信誉难得易失,市场秩序千金难买。
河南省经济学会会长杨承训对原阳“有毒大米”事件也深感痛心。他对记者说,靠造假赢得一时繁荣,最终会受到市场规律的惩罚。当初温州的假鞋、巩义的假电线一经曝光,对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损害,后来花费了很大精力才通过“质量兴市”重振雄风。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,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是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保证,这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。